通过实验室小试,开发出可将污泥停留时间和水力停留时间分离的新型多孔微生物载体,研究了好氧-厌氧耦合污泥减量化的机理。采用设计的新型载体构建了中试装置,进行现场中试和实际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果,并成功的将该项目应用在生活污水、河道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中。
实现了该技术的实际推广应用,分别应用于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农村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河道污染治理中。在高碑店污水处理厂进行的运行两年的103/d的中试实验结果表明,运行效果稳定,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2h时,出水COD保持在60mg/L以下,出水SS在30mg/L以下,两年不需要排泥。在广东肇庆处理5m3/d的高浓度发酵制药废水(COD 2000—3000 mg/L),运行近一年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7h时,出水COD保持在100 mg/L以下,出水SS在50mg/L以下。
推广应用于青岛即墨市两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日处理量150—180吨),上海浦东区金家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于不同地理特点的170套反应器,服务人口2120人),佛山市石角涌河道截污工程(日处理量1000—3000吨)和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的农药废水处理项目(日处理量780吨)。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及氮,同时实现原污泥减量化,而且对于用常规方法不能去除的有机物(如苯、苯酚等)也可以有效地去除。新型多孔微生物载体技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需要对剩余污泥进行处理,运行管理简单,运行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该技术的实施,可以大量的减少剩余污泥的产量,减少填埋用地,节约土地资源,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同时,由于污水处理厂对污泥处理量的减少,运行费用随之降低,而且运行管理简单,对促进我国水处理事业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办公室:010-62771700
科创部:13683545324
邮箱:cgzh@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科技园学研大厦